过去的2020年每一天有超过3000人因为工作遭遇了伤害,劳动者遭受工伤,依旧面临高昂的维权成本、制度性限制的困境,不仅仅是法律维权上的支持,还包括遭遇工伤之后面临的身体疼痛、心理精神上的痛苦孤独。此次调查问卷旨在通过收集问卷、个人访谈了解工伤工友心理状况,从对人的心理关怀的视角为工伤工友提供支持服务。
關於香港平台外賣行業的工傷議題,你可能需要知道的最基本的信息與常見問題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取態背後,反映的差異不但在工作與疾病關係知識上的認知上,更在健康維護責任分配的價值判斷上。
工伤工友心理状况调查问卷报告
台灣對談|悲劇如何不再重演?走向擁有勞權視角的精神疾病預防(下)
台灣對談|精神疾病納入職災歷程:從污名、風險個人化到向企業究責(上)
對談工權會|職場抑鬱症工傷索賠案:誰為勞動者的精神健康負責?
步兵手記07|活躍的網絡社群,與現實中孤立的外送員
步兵手記06|強制接單率:懶惰的外送員?還是懶惰的平台?
步兵手記05|減薪、轉制:揭開外送業「多勞多得」的面紗
步兵手記04|平台經濟讓我從性小眾身份中解放,但我仍在對抗性別偏見
精神健康是勞工應有的權利:職業健康及安全的新戰線
台灣經驗:一視同仁職場中的精神疾病與身體損害
2015國際反血汗科技行動週(活動說明)
呼籲停止暴力鎮壓柬埔寨工人及工會
關於建立職業病專項救助基金的建議
香港勞工法例滯後,勞工精神健康每況愈下
台灣對談|精神疾病納入職災歷程:從污名、風險個人化到向企業究責(上)
對談工權會|職場抑鬱症工傷索賠案:誰為勞動者的精神健康負責?
香港勞工法例滯後,勞工精神健康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