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 我們是誰
  • 工作理念
  • 聯絡我們
我們的工作
  • 公眾教育
  • 議題研究
  • 政策倡議
  • 爭取行動
議題聚焦
  • 新冠肺炎
  • 職業安全
  •  - 精神健康
  •  - 矽肺病
  • 社會保障
  •  - 工傷賠償
  • 職業病家庭
  • 集體談判
資源總匯
  • 我們的主張
  • 其他文章及報告
  • 媒體報導
  • 影片
  • 相冊
最新消息
  • 工運資訊
  • 相關連結
  • 勞工資訊
  • 請即行動
法律法規
連結
首頁
訂閱電子報
ENG

搜尋表單

香港勞工法例滯後,勞工精神健康每況愈下

就是否把某一疾病納入職業病範圍而設定一套準則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經濟模式轉變,政府依然沿用此過時的框架實在是置勞工的真實需要於不顧。

孩童說|我沒有想過是否要離開家鄉,但我特別想去北京看看

他還沒有像17歲的金宇那樣,面臨高考這一人生關口,清楚意識到找到好工作需要高學歷,并因此承擔比較大的壓力。還在讀小學五年級的他,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具體的想象,還沒有想過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是否要離開經濟不發達的家鄉。他說,只是特別想去首都北京看看。

孩童說|我的爸爸得了塵肺病,我也想聽他講他的故事

職業病牽涉多重困境,而留守兒童、學童失學等等是問題中重要的面向。然而,孩子們常被默認年少無知,他/她們的內心想法很少被直接呈現。而我們,面對籠罩在同一片陰雲下的孩子們,也時常無措。孩子們在想些什麼?我們可以如何和孩子們共同面對生活帶來的總總變故?我們想要聽聽孩子們的想法,最終選擇了聲音記錄的方式,讓孩子們抒發心聲。

最新消息

孩童說|我的爸爸得了塵肺病,我也想聽他講他的故事

精神健康是勞工應有的權利:職業健康及安全的新戰線

台灣經驗:一視同仁職場中的精神疾病與身體損害

貴州調查:疫情對勞動條件的影響減弱,但仍長遠影響個人生計

職業病家庭子女攝影|我們所期許的未來

職業病家庭子女攝影|我眼中的爸爸媽媽

廣東中部復工情況調查:小型單位職工缺乏勞動保障

珠寶行業復工情況調查:女性職工在經濟上更為弱勢

請即行動

精神健康是勞工應有的權利:職業健康及安全的新戰線

台灣經驗:一視同仁職場中的精神疾病與身體損害

2015國際反血汗科技行動週(活動說明)

工運資訊

呼籲停止暴力鎮壓柬埔寨工人及工會

對於《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的一些建議

印度全國大罷工抗議政府的新自由主義反工人政策

分析及評論

香港勞工法例滯後,勞工精神健康每況愈下

就是否把某一疾病納入職業病範圍而設定一套準則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經濟模式轉變,政府依然沿用此過時的框架實在是置勞工的真實需要於不顧。

台灣經驗:一視同仁職場中的精神疾病與身體損害

若與職業安全與健康相關的法律框架沒有將僱員的精神健康納入其中,當勞工遭遇職場上的心理傷害,也難以獲得法律補償。

珠寶行業復工情況調查:女性職工在經濟上更為弱勢

女性職工經濟的改善,需要行業打破職場中的性別不平等。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
中國職安健保障制度
不要血汗珠寶
FACEBOOK
YOUTUBE 頻道
微信
主頁
關於我們
我們的工作
議題聚焦
資源總匯
最新消息
法律法規
連結
© Copyleft 公開版權 2006-2021 中國勞動透視
免責條款
私隠條例
電話:(852) 2815 9003
傳真:(852) 2815 1739
聯絡我們